曲靖试题资料

首页 > 曲靖公务员 > 试题资料

申论范文:新时代文化发展要义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未知 | 2022-01-26 17:12

收藏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7划线句子写道:“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历史和现实,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给定资料】

资料7:
在三教并行的唐代,儒、释、道都会围绕“道德”诸概念展开一系列论述,往往指涉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价值观的混乱。鉴于此,韩愈明确为“仁义道德”下了定义,强调“道德”这个谁都要讲一讲的“虚位”,必须被赋予“仁义”这一核心价值观念,才能真正为天下人所奉行。然而,那时的佛教徒往往抛弃儒家倡导的仁义,抛弃仁义所维系的君臣父子之伦,去追求寂灭。对此,韩愈拈出《礼记·大学》“正心诚意”数语,向世人宣告:“佛教讲寂灭、强调治心,儒家又何尝不重视治心?更何况儒家治心,是为了承担起天下国家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在韩愈之前的数百年间,《大学》虽属儒家经典,却未得到多少重视;自韩愈之后,《大学》的价值才逐渐被发现,最终被尊为“四书”之一。在佛教治心的理论魅惑之下重新发现《大学》,韩愈的这一做法可谓透过外来思想文化激活本土经典话语,实现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经典案例。
不仅如此,韩愈还借鉴佛教禅宗的理论,明确标举儒家之道的统系,这更是发前人所未发。他指出,儒道从尧、舜、禹、汤传到周文王、武王和周公,周公传给了孔子,孔子又传给了孟子,孟子去世至今已经1000年了,道统始终没人能接续。在韩愈列举的这些人物中,商汤与周文王相隔数百年,周公与孔子相隔数百年,孔孟二人也相隔百年。不难看出,韩愈所建构的道统,有取于禅宗的“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一定经过当面指授,只要能赓续、发扬儒道的精义,就应被列入儒道的统系之中。韩愈如此高标道统,非仅思古之情,要在直面现实——在孟子逝去千年之后,在核心价值观缺失的唐代,理应有人站出来承续儒家的优秀文化传统,担负起天下国家的责任。也正因此,学者往往把韩愈建构道统这一做法称为“入室操戈”,即韩愈到佛教阵地里,拿起佛教的理论武器来武装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对中华文化起到了“承先启后,转旧为新”的重要作用。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韩愈之于中华文化史的意义,关键就在他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立场,做到了破中有立、立而能破,破又能新,既勇于进行思想文化的批判与省察,又积极推动思想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这正是今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文化的重要路径。

【参考范文】

下一页查看范文

新时代文化发展要义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俄罗斯时打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引用名人名言】河流没有源头不成其为河,支流不发达容易断流干涸,不穿越峡谷险滩难展大河雄姿。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化,需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其中,不忘本来是根本,吸收外来是补充、增益,面向未来是方向,它们相得益彰,内外统一,是发展我国文化的必然选择。点出中心论点并点题:繁荣发展文化需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不忘本来就是不忘源头提出分论点】尊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血脉、剥夺生命就会丧失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多年的优秀灿烂的文化,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文化到科学、从天文到地理,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说明文化发展坚持“不忘本来”的意义】
为此,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深入挖掘和吸收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在接续传承中发扬光大。提出文化发展坚持“不忘本来”的对策】
吸收外来就是广汇支流学习、消化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是发展文化的补充、增益。【提出分论点】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文化因互鉴而繁荣因交融而生辉。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虽然我们与西方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但是外来优秀的文化也可以为我所用无论是自由民主法治的思想还是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等等我们都可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使之与中国文化有机融合,协调发展伟大诗人韩愈的“入室操戈”就是最好的例证。说明文化发展坚持“吸收外来”的意义】
为此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我们,不仅经济要“自信”,文化也更要“自信”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包容的胸怀,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推动中华文化更加枝繁叶茂更加朝气蓬勃。提出文化发展坚持“吸收外来”的对策】
面向未来就是与时俱进瞄准、攀登和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是发展文化的方向。【提出分论点】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要朝前看登高望远当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趋向于软实力的竞争,著名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今天的中国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最大的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家底”,但是我们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改革创新,顺应形势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人民的期盼大力发展具有强烈时代性、广泛代表性和鲜明导向性的优秀文化大胆探索创新激发文化活力增添文化动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说明文化发展坚持“面向未来”的意义,同时提出文化发展坚持“面向未来”的对策】
不忘本来体现的是一种尊重、传承吸收外来,展示的是一种胸怀、吸纳面向未来激发的是一种创新、进取。只有不断承继不断融合不断创新文化才能焕发出强大的活力和绚丽的光彩文化的繁荣发展才会如滔滔江河不断奔涌向前。回扣中心论点,文化发展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